暴走后肌肉酸痛可以通过休息、冷敷与热敷、按摩放松、药物治疗、拉伸运动等方法进行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休息
暴走会导致肌肉纤维轻微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充分休息能减轻肌肉负担,促进自我修复。建议停止剧烈运动,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通常24~48小时酸痛可逐渐缓解。
2、冷敷与热敷
急性期(24小时内)用冰袋冷敷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用40℃左右热毛巾外敷,每次20分钟,每日2~3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按摩放松
用手掌根部沿肌肉走向进行揉捏按压,配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外用药物效果更佳。可使用泡沫轴滚动按摩大腿、小腿等部位,每次10~15分钟,注意力度以轻微酸胀为宜,避免过度按压加重损伤。
4、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凝胶、洛索洛芬钠贴剂等非甾体抗炎药。口服药物建议饭后服用,外用膏药需避开皮肤破损处,联合使用不超过3天。
5、拉伸运动
恢复期进行静态拉伸,如站姿抬脚尖拉伸小腿三头肌,保持30秒/组,每日3-5组。可配合瑜伽下犬式、仰卧腿部拉伸等动作,注意拉伸时保持平稳呼吸,避免弹震式拉伸造成二次损伤。
日常建议选择合脚的运动鞋,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若出现肌肉僵硬持续超过1周、局部明显肿胀或皮肤温度升高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排除横纹肌溶解等严重情况。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联合使用多种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