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扁平足可能引发足底筋膜炎、关节炎、肌腱损伤、步态异常以及继发性腰椎或膝关节病变等并发症,需及时干预以避免症状加重。
1、足底筋膜炎
扁平足患者因足弓塌陷,足底筋膜长期处于过度牵拉状态,易导致筋膜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足底疼痛、晨起时僵硬感加重。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需通过物理治疗或抗炎药物缓解。
2、关节炎
足弓缓冲功能减弱会增加踝关节、距下关节等部位的负重压力,长期磨损可能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出现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需通过矫形鞋垫或关节保护措施延缓进展。
3、肌腱损伤
胫后肌腱因维持足弓的力学负荷增加,可能发生慢性劳损或撕裂,表现为内踝下方疼痛、足弓支撑力下降。早期可通过支具固定,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4、步态异常
扁平足患者行走时足部过度旋前,可能引发跟骨外翻、膝关节代偿性内扣等问题,长期可导致下肢力线失衡,增加跌倒风险。步态训练及矫形器具能部分改善。
5、继发性腰椎或膝关节病变
下肢生物力学改变可能向上传导,引发膝关节软骨磨损、腰椎间盘压力增高,表现为腰背痛、膝关节酸痛。需结合核心肌群锻炼及理疗干预。
若出现持续性足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或步态不稳,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足踝专科,通过影像学评估足弓结构及并发症程度。日常可选择足弓支撑鞋具,避免长时间负重活动,降低关节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