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切除术可能导致咽喉部慢性疼痛、免疫力变化、味觉异常、咽喉干燥以及术后出血风险等长期后遗症。手术虽然能有效解决扁桃体反复感染等问题,但也可能对局部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1、咽喉部慢性疼痛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因局部神经损伤或瘢痕组织形成,出现持续性咽喉隐痛或异物感。这种情况通常与术后恢复期间过度用嗓或局部炎症未完全消退有关,可通过雾化吸入或局部理疗缓解。
2、免疫力变化
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参与上呼吸道免疫防御。切除后可能导致局部免疫功能减弱,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但整体免疫功能通常可由其他淋巴组织代偿。
3、味觉异常
手术操作可能影响邻近的舌咽神经,导致约5%的患者出现味觉减退或金属味觉,多数可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少数可能持续更久。
4、咽喉干燥
扁桃体腺体切除后可能减少口咽部分泌物,导致黏膜湿润度下降。患者常需通过增加饮水、使用加湿器或人工唾液制剂缓解症状。
5、术后出血风险
术后瘢痕区域血管较脆弱,在进食硬质食物或剧烈咳嗽时,约有1%-2%的患者可能在术后数月出现迟发性出血,需及时就医处理。
术后需定期复查咽喉部恢复情况,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若出现持续性声音嘶哑、反复出血或吞咽困难,应及时进行喉镜检查。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口腔卫生,适量补充维生素以促进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