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脱位后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损伤程度和恢复阶段制定计划,通常包括急性期保护固定、恢复关节活动度、强化下肢肌力、本体感觉训练以及术后康复管理等。正确的康复方法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并预防复发。
1、急性期保护固定
髌骨脱位初期需进行冰敷减轻肿胀,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膝关节2-4周。此阶段禁止负重活动,可通过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每日3-4组,每组10-15次。
2、恢复关节活动度
拆除固定后,先进行被动屈膝训练,如仰卧位用弹力带辅助屈膝,逐渐过渡到主动屈伸训练。建议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角度从30°开始每周增加10°-15°,避免暴力拉伸。
3、强化下肢肌力
重点加强股四头肌内侧头和髋外展肌群。直腿抬高训练可仰卧位伸直膝关节缓慢抬腿,保持5秒后放下;靠墙静蹲时双足与肩同宽,屈膝角度不超过60°。每组10-15次,每日2-3组。
4、本体感觉训练
单腿站立训练从扶墙维持30秒开始,逐步过渡到闭眼站立;平衡垫训练可进行重心转移和微蹲动作。每次训练10-15分钟,注意保持躯干稳定。
5、术后康复管理
手术患者需在术后6周内进行渐进式康复,包括切口愈合后的瘢痕松解、持续被动活动机训练等。术后3个月可开始低强度跑跳训练,6个月后根据评估恢复运动。
康复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评估恢复进度,训练强度以不引发明显疼痛和肿胀为原则。建议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术后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防止髌骨再次脱位。训练期间出现关节卡锁或反复肿胀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