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中毒的症状因中毒类型和剂量不同有所差异,通常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情况。砷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皮肤、神经系统以及全身多系统的异常表现。
1、急性砷中毒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砷化物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剧烈的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及腹泻,严重时排泄物可能带有血性或米汤样物质。部分患者会伴随口咽部烧灼感、肌肉痉挛,甚至出现休克、心律失常等危急症状。
2、慢性砷中毒
长期接触低剂量砷会引起皮肤角质增生、色素沉着异常,手掌脚掌出现对称性角化过度。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引发肢体麻木、感觉异常,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贫血、肝功能异常,指甲可能出现白色横纹(米氏线)。
3、其他系统损害
呼吸系统接触砷粉尘可能导致咳嗽、胸痛,眼睛接触可引发结膜炎。心血管系统受累时可能出现血压异常,肾脏损伤可能导致蛋白尿。孕妇长期接触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出现疑似砷中毒症状应及时到急诊科或职业病防治机构就诊,通过尿砷检测和临床表现明确诊断。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驱砷治疗,如使用二巯丙磺钠等解毒剂,并配合补液、保护器官功能等综合措施。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含砷农药、工业原料,注意饮用水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