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门牙缝隙是怎么回事

武媛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门牙缝隙可能与先天性因素、牙周疾病、不良习惯、龋齿或牙齿缺失等原因有关。生理性缝隙可能由牙齿发育异常导致,而病理性缝隙多与口腔疾病或长期刺激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原因。

1、先天性因素

部分人群因牙量与颌骨量不协调,牙齿萌出后自然形成间隙。若存在多生牙阻生或先天缺牙,邻近牙齿可能向缺隙侧移位,导致门牙区出现缝隙。这类情况常见于替牙期儿童,但部分成人也可能因遗传因素存在门牙缝隙。

2、牙周疾病

牙龈炎或牙周炎会造成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破坏。随着疾病进展,牙齿可能出现病理性移位,表现为门牙扇形散开、缝隙增宽。此类患者常伴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需通过牙周基础治疗控制炎症。

3、不良习惯

长期咬硬物(如笔杆、指甲)或舌习惯性顶推前牙,可能造成牙齿位置改变。儿童吮指、口呼吸等习惯可能影响颌骨发育,导致上前牙前突并出现间隙。破除不良习惯后,部分缝隙可通过正畸治疗关闭。

4、邻面龋坏

门牙邻面发生龋齿时,牙体组织被破坏会导致牙齿接触点消失。若不及时充填治疗,龋损可能继续发展,造成牙齿形态改变甚至崩折,从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缝隙。

5、牙齿缺失

侧切牙或尖牙缺失后,邻牙会向缺牙区倾斜移动,导致前牙区出现散在间隙。这种情况常见于外伤或先天性缺牙患者,需通过义齿修复或种植牙恢复咬合关系。

建议出现门牙缝隙者尽早到口腔科就诊,通过X线片、牙周探诊等检查明确病因。轻度缝隙可选择树脂修复或瓷贴面,较大缝隙需正畸治疗。日常需使用牙线清洁邻面,避免用门牙啃咬硬物,每半年接受专业口腔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