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一般具有广谱抗菌、治疗呼吸道感染、控制皮肤软组织感染、抑制腹腔感染以及抗非典型病原体等作用。其常见副作用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QT间期延长、肌腱损伤风险以及过敏反应等。
1、广谱抗菌
莫西沙星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活性,干扰细菌DNA复制过程,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均有较强抗菌活性。
2、治疗呼吸道感染
该药能有效穿透肺组织并达到较高浓度,常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等疾病,可杀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致病菌。
3、控制皮肤软组织感染
对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蜂窝织炎、脓肿等浅表或深部感染,莫西沙星可通过抑制细菌增殖发挥治疗作用。
4、抑制腹腔感染
针对腹腔内混合感染中的需氧菌和厌氧菌,如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等,莫西沙星可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发挥协同杀菌效果。
5、抗非典型病原体
对军团菌、肺炎支原体等常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的病原体,莫西沙星可通过独特作用机制产生杀菌效果。
该药可能引发恶心、腹泻等消化道不适;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头痛、眩晕等神经系统症状;偶见QT间期延长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影响肌腱胶原代谢,罕见肌腱炎或跟腱断裂病例;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使用莫西沙星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与延长QT间期的药物联用。用药期间若出现心悸、关节肿痛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既往有肌腱疾病史或癫痫患者应慎用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