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病毒感染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及淋巴结肿大。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孕妇感染可能引发胎儿畸形,需特别注意防护。
1、病因
风疹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呼吸道黏膜增殖,随后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进而扩散至全身引发症状。未接种疫苗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感染。
2、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红色斑丘疹,通常从面部开始蔓延至躯干和四肢,伴有低热(37.5-38.5℃)、咽痛等症状。约50%患者会出现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疼痛等并发症,孕妇感染可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3、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发热者可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室内通风,每日饮水1500-2000ml。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
4、预防
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是主要预防手段,儿童需在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育龄妇女应在孕前3个月检测风疹抗体,抗体阴性者需补种疫苗。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接触患者后需观察21天。
日常应注意保持手部卫生,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患者接触物品进行消毒。出现发热伴皮疹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孕妇暴露后需在72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可持续20年以上,保护率超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