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主动脉硬化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其必要性主要取决于硬化程度、是否引发症状或并发症等因素。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1、存在危险因素或早期病变
若检查发现主动脉硬化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且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例如通过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等方式调节生活方式,同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控制血压、血脂,减缓动脉硬化进程。
2、已出现并发症或严重狭窄
当主动脉硬化导致动脉瘤、血管壁钙化或血流受阻时,需强化治疗。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若存在动脉瘤破裂风险,则需进行介入支架植入术或外科血管置换术,以修复受损血管结构,恢复血液正常流动。
存在主动脉硬化者应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CTA等检查监测血管状态。日常需严格戒烟,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造成血压骤升。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存在急性心血管事件,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