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痔疮为何会导致便秘

李俊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痔疮可能导致便秘的原因包括疼痛恐惧、肛门狭窄、炎症刺激以及排便习惯改变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排便困难。

1、疼痛恐惧

痔疮患者在排便时可能出现肛门剧烈疼痛或出血,导致对排便产生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压力会使患者刻意抑制便意,延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粪便水分被过度吸收后变得干硬,进一步加剧排便困难。

2、肛门狭窄

长期反复发作的痔疮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增生,特别是接受过痔疮手术的患者,术后瘢痕形成可能造成肛门弹性下降。当肛管直径缩小至正常值的2/3时,粪便通过阻力增大,容易出现排便不畅和便秘。

3、炎症刺激

痔核脱出后容易并发感染,引起肛周红肿、渗出等炎症反应。持续存在的炎症会导致肛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和局部组织水肿,使肛管压力增高约40%-60%,粪便通过时摩擦加重疼痛,形成排便障碍。

4、排便习惯改变

部分患者因担心排便痛苦,会主动减少进食量或摄入低纤维食物,这种饮食改变会使粪便体积减少。同时刻意延长排便间隔时间的行为,可能打乱原有的排便反射机制,导致功能性便秘发生。

存在痔疮相关便秘症状时,建议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适当增加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排便后可用38-40℃温水坐浴缓解不适,若保守措施无效或伴有持续出血,需及时到肛肠科进行肛门指诊和肠镜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