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是肝脏内出现的良性囊性病变,通常表现为肝脏组织中的封闭囊腔,内部充满液体。大多数肝囊肿体积较小且无症状,通常由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治疗。
肝囊肿的形成可能与先天性肝内胆管发育异常有关,导致局部导管结构异常扩张形成囊腔。后天性因素包括寄生虫感染、创伤或炎症刺激,例如肝包虫病引发的囊肿具有特异性病理特征。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常在体检时通过超声或CT检查偶然发现。当囊肿直径超过5cm时,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引起右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感等症状。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囊肿内出血、感染或破裂等并发症,此时可能伴随发热、急性腹痛等表现。
建议确诊肝囊肿的患者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监测囊肿变化,日常生活中避免腹部剧烈碰撞。若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或体重减轻等症状,应及时到肝胆外科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行穿刺抽液、硬化剂注射或腹腔镜囊肿开窗术等治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肝包虫性囊肿具有传染性,必须严格遵循传染病防治规范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