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创伤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受伤部位、生命体征、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常见的诊断标准包括多部位损伤、生命体征不稳定、损伤严重程度评分较高以及影像学检查异常等。
1、多部位损伤
多发性创伤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区域同时存在严重损伤,如头胸联合伤、腹部合并四肢骨折等。这些损伤可能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高能量创伤事件导致,不同部位的损伤可能相互影响,加重整体病情。
2、生命体征评估
通过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判断伤情。当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心率超过120次/分或出现呼吸窘迫时,提示可能存在失血性休克或重要脏器损伤,需紧急干预。
3、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临床常用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和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进行量化评估。ISS评分超过16分即达到严重创伤标准,若评分超过25分则提示极高死亡率,需启动创伤团队抢救流程。
4、影像学检查
全身CT扫描是评估多发性创伤的首选检查,能快速发现颅内出血、胸腹腔脏器损伤及骨折等情况。X线检查可用于初步判断四肢和脊柱损伤,超声重点评估(FAST)则能快速检测腹腔游离液体。
出现严重外伤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具备创伤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急诊科医生会根据创伤机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必要时需多学科团队协作救治,以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