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肝移植HBG是什么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肝移植中的HBG通常指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英文缩写应为HBIG,可能是拼写误差。HBIG在肝移植中主要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复发,尤其是对于术前存在HBV感染的受体。术后需联合抗病毒药物共同管理,以降低病毒再激活风险。

1、HBIG的作用机制

HBIG含有高滴度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可通过中和体内游离的HBV病毒颗粒,阻断其感染新移植的肝脏。通常在肝移植术中和术后定期注射,形成被动免疫保护。

2、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

为增强预防效果,HBIG需与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丙酚替诺福韦等联用。这些药物能抑制病毒DNA复制,与HBIG形成双重防护机制,将HBV再感染率降至5%以下。

3、术后监测与管理

移植后需定期检测乙肝两对半、HBV-DNA载量及肝功能。根据表面抗体滴度调整HBIG剂量,维持抗-HBs水平大于100-150IU/L。若出现抗体滴度下降或病毒学突破,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乙肝相关肝移植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免疫接种和抗病毒治疗,术后前6个月每月复查,之后每3个月检测病毒标志物。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防止耐药性产生。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排查病毒复发可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