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接种疫苗、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加强手部卫生以及改善室内通风等。这些方法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1、接种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显著降低感染后重症和死亡风险。建议符合接种条件者及时完成基础免疫,高风险人群应按时接种加强针。目前国内批准使用的疫苗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多种类型。
2、正确佩戴口罩
在人员密集场所、医疗机构或公共交通中,应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佩戴口罩时需完全覆盖口鼻,每4小时更换一次,潮湿或污染时立即更换。研究表明规范佩戴口罩可使病毒传播风险降低约70%。
3、保持社交距离
在公共场所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性活动。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近距离接触时即使佩戴口罩仍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特殊时期建议采用线上会议、分时就餐等方式减少接触。
4、加强手部卫生
使用肥皂流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60%以上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接触公共物品、打喷嚏后、餐前便后均需清洁双手。实验数据显示规范手部清洁可使病毒载量减少90%以上。
5、改善室内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密闭空间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保持空气流通能有效稀释气溶胶浓度。公共场所建议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每小时换气次数应达6次以上。
日常应注意监测体温和呼吸道症状,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进行抗原检测。外出时避免触摸眼口鼻,咳嗽喷嚏时用肘部遮挡。高风险环境暴露后建议进行5天健康监测,必要时进行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