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温阳中药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温阳中药一般包括附子、肉桂、干姜等,这些药物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温补阳气的功效,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1、附子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阳气衰微引起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危重症候,也可改善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冷痛、水肿等症状。因其药性峻烈且有一定毒性,需严格炮制后使用。

2、肉桂

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畏寒肢冷、夜尿频多,以及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食少泄泻。现代研究显示其挥发油成分可促进血液循环。

3、干姜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主要功效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呕吐、腹泻,以及寒饮伏肺引起的咳嗽气喘。与附子配伍可增强回阳救逆的功效。

使用温阳类药物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尤其附子需严格控制剂量。阴虚火旺、实热证及孕妇应禁用。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寒,适量食用羊肉、韭菜等温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损伤阳气,冬季可配合艾灸关元、肾俞等穴位增强温补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