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腰椎融合术是怎么回事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融合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将相邻腰椎椎体固定融合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腰椎不稳、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病变。常见方式包括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微创手术以及术后康复等,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方案。

1、椎弓根螺钉固定

通过在椎弓根植入金属螺钉并与连接杆结合,建立脊柱骨性结构稳定性。该技术能有效限制病变节段异常活动,常用于腰椎滑脱或骨折患者。螺钉材料多为钛合金,术后不影响CT或MRI复查。

2、椎间融合器植入

将钛合金或PEEK材质的融合器置入椎间隙,替代退变的椎间盘组织。融合器内部填充自体骨或人工骨,既能恢复椎间高度缓解神经压迫,又能促进椎体间骨性融合,适用于严重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

3、植骨融合

取患者自体髂骨或使用人工骨材料植入椎间及关节突区域。骨材料中的成骨细胞逐步形成骨小梁,实现椎体间永久性连接,融合过程通常需6-12个月。吸烟、骨质疏松可能影响融合成功率。

4、微创手术

采用经皮穿刺或通道技术置入内固定装置,创伤较传统开放手术减少60%。适用于单节段病变且无严重脊柱畸形的患者,术后3天可下床活动,但操作视野受限可能增加神经损伤风险。

5、术后康复

术后1周开始佩戴支具进行站立训练,2-4周逐步增加腰背肌等长收缩锻炼。三个月内避免弯腰搬重物,半年内禁止剧烈运动。康复期需配合物理治疗维持脊柱柔韧性,预防邻近节段退变加重。

该手术需严格把握适应症,术后应定期复查X线观察融合情况。出现内固定松动、融合失败或邻近节段病变时,需及时干预。患者术后需保持标准体重,改善不良站姿和坐姿,建议每年进行脊柱稳定性评估。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