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液生化检测、尿液分析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具体需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常见的检查项目可分为以下三类:
1、肝功能检查
血液检测通常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等指标。其中转氨酶水平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胆红素指标用于判断胆汁代谢异常,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减退。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常见于胆道梗阻性疾病。
2、肾功能检查
血液检测主要包含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等指标,其中肌酐和尿素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评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公式计算可更准确判断肾功能分期,胱抑素C较肌酐能更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
3、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肾形态结构,发现脂肪性肝病、结石、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尿常规检查中的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等异常提示肾脏疾病可能。对于疑似遗传代谢性疾病者,还需进行铜蓝蛋白、α1-微球蛋白等特殊检测。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肝肾功能的常规筛查,有慢性疾病史或长期用药者应每3-6个月复查。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女性应避开月经期。若发现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值或肌酐进行性上升,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肾内科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