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退变是指颈椎结构因年龄增长、长期劳损等因素出现的退行性改变,属于人体自然老化过程的一部分。其本质是颈椎间盘、椎体、关节及韧带等组织逐渐失去正常功能,可能伴随疼痛、僵硬等症状。
1、结构变化
颈椎退变的核心是椎间盘脱水、弹性下降,导致椎间隙变窄。同时椎体边缘会形成骨赘增生,后纵韧带和黄韧带可能出现增厚钙化,这些结构改变会降低颈椎活动度,严重时可能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2、常见病因
年龄增长是主要诱因,5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超过70%。长期低头、枕头过高等不良姿势会加速退变进程。颈部外伤史患者退变速度比正常人快2-3倍,肥胖者因颈部负荷增加也易发生退变。
3、症状表现
早期可能仅有颈部僵硬感,晨起时明显。随着退变加重,可能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手指麻木等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行走不稳、精细动作障碍等脊髓受压表现,临床数据显示约15%患者会进展到需要手术治疗的程度。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使用高度适中的枕头。建议定期进行颈部伸展运动,游泳、放风筝等抬头动作有助于延缓退变。若出现持物不稳、行走踩棉感等严重症状,应及时进行颈椎MRI检查明确神经受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