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螺旋CT能够对全身多个部位进行快速、清晰的成像检查,临床常用于心脏、胸腹部、头颈部、骨骼系统以及血管系统等部位的检查,具体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
1、心脏
双源螺旋CT因扫描速度快,可有效减少心脏搏动产生的伪影,常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桥、心脏瓣膜病等疾病。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还能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
2、胸腹部
该检查对肺部小结节、肿瘤、肺炎等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同时可清晰显示肝脏、胰腺、肾脏等腹部脏器的囊肿、肿瘤或结石。对于急腹症如肠梗阻、阑尾炎等也有重要诊断价值。
3、头颈部
可快速识别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等病变,对颈部血管狭窄、动脉瘤等血管异常具有较高敏感性。此外,还可用于鼻窦炎、骨折等头面部疾病的评估。
4、骨骼系统
能够多平面重建骨骼结构,精准显示骨折线、骨肿瘤、关节退变及椎间盘突出等情况,尤其在复杂骨折和骨肿瘤侵犯范围的判断上优于普通X线。
5、血管系统
通过血管造影技术,可无创评估全身动静脉的狭窄、栓塞、动脉瘤及血管畸形,如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等,部分情况下可替代传统DSA检查。
双源螺旋CT虽辐射剂量较传统CT降低,但仍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检查前应去除金属物品,配合呼吸指令,对碘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具体检查部位和方案应由临床医生根据病情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