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囊肿是发生在上颌窦腔内的囊性病变,可能与慢性炎症、先天发育异常、创伤等因素有关,具体原因需结合检查判断。患者可能出现鼻塞、面部胀痛、流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1、慢性炎症
长期存在的慢性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可能导致黏膜腺体分泌物潴留,逐渐形成潴留囊肿。炎症反复刺激会使局部腺体导管阻塞,黏液无法正常排出而形成囊性结构。这类患者常伴有鼻塞、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感染和促进分泌物排出。
2、先天发育异常
胚胎期上颌窦黏膜发育异常可能形成先天性囊肿,这类囊肿生长缓慢且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囊肿体积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出现面部压迫感、牙齿麻木等表现。对于无症状的小囊肿可定期观察,若引发明显不适或影响鼻窦引流,需通过鼻内镜手术切除。
3、创伤
上颌窦区域遭受外力撞击或手术后,可能因黏膜损伤形成假性囊肿。创伤导致的黏膜下血肿机化或黏膜上皮植入可逐步发展为囊性病变。此类囊肿可能伴随鼻出血、面部肿胀等症状。急性期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后期若囊肿持续增大则需手术干预。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湿润,出现持续性鼻塞或面部疼痛时应及时就诊鼻科。医生会通过鼻内镜、CT等检查评估囊肿性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药物治疗或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