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纵隔肿瘤是什么

杨毕伟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甲

纵隔肿瘤是指发生在纵隔区域内的异常增生组织,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常见类型包括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淋巴瘤等。该病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1、定义与分类

纵隔是胸腔内两肺之间的区域,包含心脏、大血管、胸腺等重要结构。纵隔肿瘤根据发生部位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肿瘤,常见类型如胸腺瘤多位于前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常见于后纵隔。组织学上可分为上皮源性、神经源性及生殖细胞源性等不同类型。

2、常见症状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特殊类型肿瘤可伴随重症肌无力(胸腺瘤)、Horner综合征(神经源性肿瘤)。恶性肿瘤可能出现消瘦、发热等全身症状,若侵犯喉返神经会引起声音嘶哑。

3、诊断与治疗

胸部CT和MRI是主要检查手段,可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病理活检通过纵隔镜或穿刺获取组织标本。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性质制定,良性肿瘤多采用胸腔镜手术切除,恶性肿瘤需结合放化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时需同时进行免疫治疗。

出现持续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时应及时就诊。确诊后应遵医嘱完善分期检查,避免擅自使用偏方。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是否有复发或转移迹象。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