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淀粉酶升高是何时发生的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血淀粉酶升高通常发生在急性胰腺炎、消化系统疾病、唾液腺疾病、肾功能不全以及药物或酒精影响等情况下。该指标的变化与不同病因导致的淀粉酶释放或代谢异常有关,需结合具体病情分析。

1、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血淀粉酶升高的常见原因。胰腺发生炎症时,胰腺细胞受损导致大量淀粉酶释放入血,通常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3-5天达到高峰。患者可能伴随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通过禁食、胃肠减压及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注射用生长抑素、头孢曲松钠等。

2、消化系统疾病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梗阻等疾病可能引发血淀粉酶升高。消化道内容物反流或肠道压力增加,可能促使胰腺分泌亢进或淀粉酶经腹膜吸收入血。此类疾病常出现腹膜刺激征、排气排便停止等表现,治疗需解除梗阻或修复穿孔,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

3、唾液腺疾病

腮腺炎、唾液腺导管结石等病变会导致唾液淀粉酶分泌增多,部分淀粉酶可通过血液运输引起血淀粉酶升高。患者常伴腮腺肿胀、口干等症状,治疗包括抗感染和促进唾液分泌,常用阿莫西林胶囊、板蓝根颗粒、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4、肾功能不全

肾脏排泄功能下降会使血淀粉酶清除减少,造成血液中淀粉酶蓄积。此类患者多存在尿量减少、水肿等肾功能异常表现,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可能涉及呋塞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碳酸氢钠片等药物。

5、药物或酒精因素

长期饮酒或使用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可能诱发胰腺损伤或代谢紊乱,导致淀粉酶异常升高。此类情况需及时停用相关物质,并给予护肝治疗,如谷胱甘肽片、水飞蓟宾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

出现血淀粉酶升高时,建议立即进行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同时检测脂肪酶、肾功能等指标以明确病因。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管理,急性期应禁食并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