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脓肿通常由肛腺感染、肛门损伤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可能与局部细菌感染扩散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若长期存在肛周疼痛、红肿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
1、肛腺感染
肛门周围分布较多肛腺,若肛腺开口因粪便堵塞或分泌物排出不畅,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并引发感染。感染可沿肛管扩散至周围组织,形成脓肿。患者常伴有肛周持续性跳痛、红肿及发热等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配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2、肛门损伤
进行肛门手术、外伤或过度用力排便可能导致肛周皮肤或黏膜破损,细菌经破损处侵入引起感染。局部可出现硬结并逐渐增大,伴随压痛和波动感。治疗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外涂,并口服甲硝唑片控制感染,必要时需手术切开引流。
3、免疫力低下
患有糖尿病、艾滋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因免疫功能受损易发生肛周感染。此类患者脓肿发展较快,可能伴全身乏力、高热等表现。除应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药物外,还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静脉输注抗生素。
日常应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久坐或穿过紧衣物压迫患处。饮食宜清淡,多摄入芹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若脓肿反复发作或形成肛瘘,需及时通过切开引流术或挂线疗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