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指数是评估动脉血管弹性及硬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该数值升高通常提示动脉壁增厚、弹性减退,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改变。
动脉硬化指数通过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或血管壁的僵硬程度得出,数值越高说明血管弹性越差。临床上常用于筛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当动脉硬化指数异常时,可能伴随头晕、胸闷等症状,也可能在无症状阶段提示潜在风险。血脂异常、长期吸烟、年龄增长等因素均可导致该指数升高。日常监测中,医生常结合血脂、血糖等检查综合判断血管状态。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检测动脉硬化指数,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并控制体重。若检测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完善颈动脉超声、冠脉CT等检查,明确血管病变程度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切勿自行服用调节血管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