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检查是一种医学诊断方法,通过使用穿刺针在特定部位获取人体组织或体液样本,帮助医生明确疾病性质或进行病理学分析。该检查常用于肿瘤诊断、感染性疾病鉴别、血液系统疾病评估等。
穿刺检查的具体操作需由专业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完成。首先会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和局部麻醉,随后使用穿刺针进入目标区域抽取样本,如骨髓液、胸腔积液、淋巴结组织等。根据检查目的不同,样本可能被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检查、微生物培养或基因检测。部分特殊穿刺如腰椎穿刺还可用于测量颅内压或注射药物。虽然属于有创操作,但在规范操作下整体安全性较高。
进行穿刺检查前应如实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出血倾向等情况。检查后需按压穿刺点10-15分钟防止血肿形成,24小时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若出现持续疼痛、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严格遵循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