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作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常见的别名包括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炮附片以及淡附片等。这些别名通常与其炮制方式或外观特征相关。
1、盐附子
盐附子是将鲜附子用食盐浸泡加工而成的药材。其表面呈灰黑色且带有盐霜,质地较硬,炮制过程中通过盐渍降低毒性,多用于回阳救逆的方剂配伍。
2、黑顺片
黑顺片是鲜附子经蒸煮、切片及熏制后形成的药材。其外皮黑褐色,切面油润有光泽,毒性较生附子明显降低,常用于治疗心肾阳虚引起的四肢厥冷。
3、白附片
白附片为去皮蒸煮后干燥的加工品。表面黄白色半透明,质地硬脆,药性较为温和,多用于阳虚水肿或风寒湿痹的治疗方剂。
4、炮附片
炮附片经过砂烫或高温烘焙处理,表面鼓起呈黄棕色。炮制后毒性减弱,温肾助阳效果更突出,适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冷痛。
5、淡附片
淡附片通过甘草与黑豆煮制后干燥而成,表面淡灰黄色。其毒性较低且长于温补脾肾,多用于脾肾虚寒引起的久泻或脘腹冷痛。
需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附子的炮制方法和称谓可能存在差异。由于附子含有乌头碱等有毒成分,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加工或过量服用引发中毒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