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是中药材名,其别名主要有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蛤蟆等。不同地区可能根据形态特征或民间俗称有不同叫法,但均指向同一植物来源。
1、黄独
黄药子学名为黄独,这一名称源于其植物特征,其块茎常呈独头状且表皮为黄褐色。该名称在中医药典籍及植物学分类中较为常见,用于标识其入药部位及基源。
2、零余薯
因其块茎表面常附生多个球形零余子(珠芽)而得名。这些珠芽在生长过程中逐渐膨大,形似小型薯类,故在部分地区将其称为零余薯,形象描述其形态特征。
3、金线吊蛤蟆
此别名源于其藤茎细长如金线,块茎表皮粗糙且带有疣状突起,形似蟾蜍皮肤。这种俗称在民间流传较广,生动概括了该植物的整体外观特征。
使用黄药子时需注意其含有薯蓣皂苷等成分,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孕妇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应慎用。如需购买该药材,建议通过正规医疗机构或药店获取,并核对饮片名称与外观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