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出现不自主排尿的现象,且每周发生两次以上并持续至少3个月。该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通常与膀胱功能发育延迟、遗传因素或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遗尿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遗尿症指儿童从未建立过持续6个月的夜间控尿能力,多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抗利尿激素分泌节律异常有关。继发性遗尿症指儿童在获得控尿能力至少6个月后再次出现尿床,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或心理应激事件相关。部分患儿存在深度睡眠觉醒困难,膀胱充盈信号无法有效唤醒大脑。
若儿童持续存在夜间尿床,建议尽早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家长可通过记录排尿日记、控制晚间液体摄入量、使用尿床报警器等行为干预措施改善症状。需特别注意避免责备患儿,心理支持和正向激励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多数患儿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消失,但长期不愈者需进行泌尿系统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