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下壁心肌梗死是什么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下壁心肌梗死是指心脏下壁区域的心肌因冠状动脉血供中断导致的缺血性坏死,属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类型。其病因与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闭塞有关,常见症状包括胸痛、恶心等,需通过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确诊。

1、病因

下壁心肌梗死主要由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发生急性闭塞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是主要发病机制,其他原因包括血管痉挛、栓塞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会加速冠状动脉病变进程。

2、典型症状

特征性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放射至下颌、左肩或背部。由于迷走神经反射增强,多伴随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严重时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3、诊断方法

心电图检查可见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对应下壁心肌损伤。血清心肌酶如肌钙蛋白、CK-MB水平显著升高。超声心动图可显示下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冠状动脉造影能明确血管阻塞部位及程度。

4、治疗措施

急性期需立即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肝素抗凝。疼痛剧烈时使用吗啡镇痛,硝酸甘油改善心肌供血。发病12小时内应优先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必要时实施溶栓或搭桥手术。恢复期需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预防复发。

该病属于心血管急症,发病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诊患者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监护病房接受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出院后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适度锻炼。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