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刮痧疗法的医学原理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刮痧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运行、排毒祛邪、缓解疼痛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其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经络理论,通过特定手法刺激体表达到治疗效果。

1、促进血液循环

刮痧时通过刮拭皮肤表面,能够刺激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这种物理刺激可增加组织供氧和营养输送,同时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助于改善局部瘀血状态。

2、调节气血运行

中医认为气血运行不畅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刮痧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持续刺激,能够疏通经络中阻滞的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平衡状态。特别是沿着经络走向操作时,可产生传导性调节作用。

3、排毒祛邪

刮拭过程中出现的皮下出血点(痧象)被中医视为体内病邪外排的表现。这种适度可控的毛细血管破裂反应,被认为能促进体内毒素和病理产物的代谢清除,同时激发机体免疫应答。

4、缓解疼痛

基于中医"不通则痛"理论,刮痧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炎症因子浓度,可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和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这种镇痛作用与刺激内源性阿片肽释放有关。

5、调节免疫功能

反复的刮拭刺激可激活皮肤免疫系统,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分泌。这种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刮痧操作需掌握正确方法和力度,过度用力可能造成皮肤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皮肤感染或体质虚弱者应慎用。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后注意保暖避风,避免立即洗澡或接触冷水,以保障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