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穴位于人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时通常采用俯卧位,可通过体表标志或解剖定位法确定具体位置,常用于缓解腰痛、肾虚等症状。
1、具体位置
命门穴属于督脉穴位,其准确位置在脊柱区,后正中线与第二腰椎棘突下缘的交点处。该穴位处于两肾之间,中医认为其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等肾阳虚证。取穴时需注意区分腰椎节段,第二腰椎约平两侧肋弓下缘连线水平。
2、体表定位法
取穴时可让被取穴者采用俯卧位,操作者以双手拇指沿两侧髂前上棘向脊柱方向水平延伸,两侧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即为第四腰椎棘突。由此向上触摸两个明显的骨性突起,第二个凹陷处即为第二腰椎棘突下方,此处即为命门穴。对于肥胖者或体表标志不明显者,可通过活动腰部辅助定位。
3、解剖定位
从解剖学角度看,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浅层分布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深层对应硬膜囊及马尾神经。该区域皮肤由第二腰神经后支内侧支支配,刺激时需注意进针深度,避免损伤脊髓。临床操作常采用直刺0.5-1寸的深度,可配合艾灸增强温补效果。
日常取穴时应注意保持体位端正,避免因姿势不当导致定位偏差。初次操作者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针刺治疗需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对于孕妇、腰椎骨折患者应避免刺激该穴位,艾灸时需控制温度防止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