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复发性抑郁障碍与抑郁症有何区别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复发性抑郁障碍与抑郁症的主要区别在于发作次数、病程特征及诊断标准。复发性抑郁障碍属于抑郁症的亚型,特指患者经历两次及以上抑郁发作且未出现躁狂症状的疾病类型,而抑郁症在广义上包含单次或多次发作的不同情况。

1、发作次数差异

复发性抑郁障碍明确要求存在至少两次抑郁发作史,两次发作间隔需超过2个月且期间完全缓解。单次抑郁症仅指首次发病且无既往发作史的情况,若患者后续再次发作则需重新评估为复发性。

2、病程特征不同

复发性抑郁障碍的发作频率具有不确定性,部分患者可能每年发作1-2次,也有患者间隔数年复发。单次发作的抑郁症若未规范治疗,约50%患者可能在5年内发展为复发性,但初次发病时无法预测病程进展。

3、诊断标准区别

根据ICD-11分类标准,复发性抑郁障碍需排除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症状,即无任何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史。普通抑郁症诊断不涉及发作次数限定,涵盖首次发作及尚未明确复发倾向的患者群体。

4、治疗策略侧重

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需更注重维持期治疗,急性期症状控制后通常建议持续用药6-12个月。治疗药物选择与单次抑郁症相似,常用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氟西汀,但剂量调整和疗程可能更为积极。

5、预后评估差异

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的完全康复率约为40%,残留症状发生率较单次发作患者高2-3倍。多次复发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增加治疗抵抗风险,需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干预。

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超过两周时,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通过临床访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评估工具明确诊断分型。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结合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手段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药物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