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正确诊断慢性盆腔炎

黄琳玲 妇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综合判断。若患者存在相关症状或体征,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妇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1、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会出现下腹部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感,在劳累、性生活后可能加重。同时可能伴随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异常如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妇科双合诊检查可发现子宫活动受限、附件区增厚或压痛,宫颈举痛等体征。这些症状虽无特异性,但能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阴道分泌物检查能明确病原体类型,如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特异性感染检测。对于病程较长者,还需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近年来核酸扩增技术(NAAT)显著提高了病原体检出率。

3、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盆腔器官结构,典型表现为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对于复杂病例,MRI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盆腔粘连范围和炎性包块性质。腹腔镜检查虽为有创操作,但可直接观察盆腔脏器炎症改变,必要时可同时进行组织活检。

建议出现疑似症状者尽早就医,避免因延误诊断导致输卵管粘连、不孕等并发症。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核等疾病进行鉴别,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案。确诊后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