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尿酸性肾病是什么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引发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疾病。该病通常与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过多有关,可能影响肾小管、肾间质等部位。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当血尿酸水平超过饱和度时,会形成结晶沉积在肾组织。这些结晶可直接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尿酸性肾结石,堵塞肾小管或集合系统,导致肾积水或反复尿路感染。长期未控制的高尿酸血症可能造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终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肥胖、过量摄入高嘌呤食物、遗传性酶缺陷等因素均可增加患病风险。

确诊尿酸性肾病的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并配合低嘌呤饮食。日常需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建议每3-6个月监测血尿酸和肾功能指标,若出现少尿、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肾内科。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