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的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症状进行选择,一般包括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等。若症状较轻,可通过多休息、多饮水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明显,需及时遵医嘱用药。
1、日常调理
患儿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适当增加温开水或果汁的摄入量,有助于稀释痰液并促进代谢。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或油腻食物。
2、物理治疗
若存在鼻塞、流涕等症状,可用生理盐水滴鼻液冲洗鼻腔,缓解黏膜水肿。发热时可用温毛巾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空气干燥刺激呼吸道。
3、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若伴随频繁咳嗽,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儿止咳糖浆、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等药物。普通感冒通常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但确诊流感时可使用奥司他韦颗粒。
4、抗感染治疗
若明确合并细菌感染,如出现黄脓涕、扁桃体化脓等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避免自行滥用。
小儿感冒多为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通常3~5天可自行缓解。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嗜睡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所有药物均应在儿科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可随意调整剂量或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