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进行鼻腔冲洗一般需注意冲洗液配置、体位选择、操作手法等步骤,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不适或感染,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1、冲洗液配置
通常使用0.9%无菌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盐包,水温控制在35-37℃接近体温。避免使用浓度过高或添加药物的液体,以免刺激鼻黏膜。
2、体位选择
身体前倾约45度,头部稍偏向一侧,使冲洗液从一侧鼻腔流入、另一侧流出。儿童或老年人可选择坐位,使用挤压瓶控制水流速度。
3、冲洗操作
将冲洗器头端轻抵鼻孔,用嘴呼吸避免呛水,缓慢挤压使液体自然流动。冲洗后轻擤鼻排出残液,单侧鼻腔冲洗量建议100-250ml,双侧交替进行。
4、器具清洁
冲洗结束后立即用清水洗净器具,晾干保存避免细菌滋生。鼻腔冲洗器建议专人专用,每3个月更换一次。
鼻腔冲洗频率通常每日1-2次,急性鼻炎发作期可短期增加次数。若冲洗后出现耳闷、头痛或持续鼻出血,应立即停用并就诊。合并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或中耳炎病史者,需经耳鼻喉科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适合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