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膜切除后存在发生肠粘连的可能,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肠粘连的形成与手术操作、术后恢复及个体差异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1、手术创伤
大网膜切除过程中若对肠道表面造成机械性损伤,可能刺激浆膜层产生纤维蛋白渗出,导致肠道与邻近组织粘连。尤其是术中止血不彻底或组织残留时,术后更易形成纤维性粘连带,这种情况在开腹手术中发生率约为15%-25%。
2、术后炎症反应
腹腔内手术会引发局部炎性渗出,渗出的纤维蛋白若未被完全吸收,可能形成胶原纤维连接。研究显示,术后72小时内是粘连形成的关键期,此时腹腔内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活性降低,纤维蛋白沉积增加。
3、个体差异
约5%-10%患者存在瘢痕体质,这类人群成纤维细胞活性异常增高,术后腹腔内更容易形成致密粘连。高龄、糖尿病等影响愈合能力的因素,也会使肠粘连风险增加3-5倍。
术后应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通过体位改变减少肠管间接触。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避免过早摄入产气食物。若出现阵发性腹痛、排气排便停止等肠梗阻症状,应及时进行腹部CT或超声检查,必要时可通过腹腔镜松解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