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发生的胎膜自然破裂,属于妊娠期常见并发症。根据发生时间可分为足月胎膜早破和未足月胎膜早破,前者指孕37周后破水,后者指孕37周前破水。
1、胎膜早破的定义
胎膜由羊膜和绒毛膜组成,正常情况下在分娩时破裂。若在规律宫缩前出现阴道流液,且通过pH试纸检测或阴道液涂片观察到羊齿状结晶即可确诊。孕妇常主诉突然感到较多液体从阴道流出,随后转为间断性少量流液。
2、胎膜早破的诱因
生殖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是主要诱因,病原微生物产生的酶类会降解胎膜胶原蛋白。宫颈机能不全导致胎膜承受压力不均,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如多胎妊娠,以及营养缺乏导致的胎膜韧性下降都可能引发。
3、胎膜早破的处理
孕周大于等于34周建议终止妊娠,小于34周且无感染征象可期待治疗,包括绝对卧床、抬高臀部、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需监测体温、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通过胎心监护和超声评估胎儿状况。若出现宫内感染或胎儿窘迫需立即终止妊娠。
胎膜早破发生后应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记录破水时间和羊水量、性状。孕妇需保持外阴清洁,使用消毒会阴垫,每日测量体温4次。若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阴道分泌物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