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视等类型,典型症状有视力模糊、视疲劳、头痛、眯眼或斜视等。这些症状可能因用眼习惯或年龄增长而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视力模糊
屈光不正患者因眼球屈光系统异常,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视力模糊。近视表现为看远处物体不清晰,远视则是看近处物体困难,散光可能出现远近视力均受影响,而老视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近距离阅读模糊。
2、视疲劳
长时间用眼时,患者为补偿视力模糊会过度调节眼部肌肉,易出现眼睛酸胀、干涩、异物感等症状。部分人还可能伴有流泪或短暂性视力波动,尤其在长时间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后加重。
3、头痛
持续的视疲劳可能引发额部或眼周胀痛,通常在过度用眼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这种情况与睫状肌长期痉挛有关,严重时可能伴随恶心感。
4、眯眼或斜视
散光患者为改善视力清晰度,常不自主眯眼或歪头视物。儿童若存在高度屈光参差,可能出现斜视或双眼协调能力下降,影响立体视觉发育。
屈光不正患者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建议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持良好用眼姿势,并在专业验光后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或接触镜。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眼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