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碘普罗胺后需注意观察过敏反应、监测肾功能、加强水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以及关注特殊人群反应。碘普罗胺是含碘造影剂,使用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
1、观察过敏反应
碘普罗胺可能引发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注射后需在医疗机构观察至少30分钟,尤其是既往有过敏史或哮喘病史者。延迟性过敏反应可能在数小时后出现,24小时内需保持警惕。
2、监测肾功能
造影剂可能引起肾小管损伤,导致血清肌酐升高。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者需在注射后48小时内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进行水化治疗。老年患者及脱水人群需特别注意尿量变化。
3、加强水化
注射后24小时内建议分次饮用1000-1500ml清水,通过增加尿量促进造影剂排泄。心功能不全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水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4、药物使用限制
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需在造影检查前48小时暂停药物,并在检查后48小时复查肾功能正常后方可恢复用药。肾毒性药物如NSAIDs类药物应避免同时使用。
5、特殊人群关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谨慎使用,除非临床必需。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评估病情稳定性,因碘剂可能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存在肾损害风险,需提前进行风险评估。
注射后若出现心慌、喉头水肿、少尿或无尿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检查后建议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保持充足休息。所有用药调整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