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低钙血症常见于哪些情况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低钙血症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病、急性胰腺炎以及药物影响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等症状。

1、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是促进肠道钙吸收的重要物质。长期日照不足或饮食摄入过少会导致维生素D合成减少,影响钙的吸收利用。患者可能出现骨痛、肌肉无力等症状,可通过多晒太阳、食用鱼肝油或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滴剂、碳酸钙片等进行补充。

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不足会降低骨钙释放和肾脏钙重吸收。此类患者常伴有手足搐搦、皮肤干燥等症状,治疗时可能需要长期服用钙尔奇D片、骨化三醇胶丸等药物,需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3、慢性肾病

肾功能受损会影响1α-羟化酶活性,导致活性维生素D生成减少。这类患者常合并高磷血症,治疗需配合低磷饮食,使用碳酸钙咀嚼片等磷结合剂,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4、急性胰腺炎

胰腺坏死释放的脂肪酸会与钙离子结合形成钙皂沉积。此类患者除腹痛外可能出现Chvostek征阳性,治疗重点在于禁食胃肠减压,同时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钙制剂。

5、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可能过度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影响骨钙释放。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会加速维生素D代谢。出现药物相关低钙时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在医生指导下改用其他治疗药物。

当出现手指麻木、肌肉痉挛等疑似低钙症状时,建议及时检测血清钙、磷、PTH等相关指标。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奶制品、豆制品等富钙食物摄入,避免擅自服用影响钙代谢的药物。确诊后应在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