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玻璃体混浊是怎么回事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玻璃体混浊可能与年龄增长、高度近视、眼内炎症或出血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判断。常见情况包括生理性退变、近视导致的玻璃体变性,以及葡萄膜炎、视网膜裂孔等疾病因素,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生理性退变

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液化,内部胶原纤维塌陷并凝聚形成絮状或点状混浊物。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眼前可能出现飞蚊症症状,但通常不影响视力,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2、高度近视

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时,眼轴过度拉长可能导致玻璃体腔增大,玻璃体支撑结构减弱产生液化空腔,出现丝状或团状混浊。此类患者需要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警惕视网膜裂孔或脱离风险。

3、病理性因素

葡萄膜炎产生的炎性细胞、视网膜血管破裂后的血细胞进入玻璃体腔,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发的玻璃体积血,都会形成明显混浊。这种情况可能伴随视力下降、闪光感等症状,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抗感染,严重者需进行玻璃体切割术。

出现玻璃体混浊症状时,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空作业。若短期内飞蚊数量激增、伴有闪光感或视野缺损,应立即到眼科进行眼底镜、眼部B超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排除视网膜裂孔等严重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