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乏力、头晕、皮肤苍白等,长期不治疗可能引发心脏负担加重、免疫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危害。具体表现因贫血类型和严重程度有所差异,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1、乏力
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导致肌肉和器官供氧不足,容易出现全身倦怠、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轻微活动就可能感到疲劳。
2、头晕
脑部供血供氧不足会导致眩晕感,严重时可能出现眼前发黑或短暂意识丧失。这种情况在体位突然改变时尤为明显,如从蹲位快速站立。
3、皮肤苍白
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会直接影响皮肤和黏膜颜色,表现为面色萎黄、口唇及甲床颜色变淡,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手脚冰凉等末梢循环不良症状。
4、心脏负担加重
长期贫血会引发代偿性心率加快,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可能导致心肌肥厚,严重时可发展为贫血性心脏病,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
5、免疫力下降
红细胞减少会影响免疫细胞功能,患者更易发生反复感染,恢复期也会相应延长,特别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更为明显。
对于存在上述症状的人群,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确诊贫血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避免擅自服用补血药物。孕期女性和儿童患者更要重视早期筛查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