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治牙龈瘘管可能引发感染扩散、邻牙受累、骨质破坏、全身并发症以及局部组织增生等危害。牙龈瘘管多由慢性根尖周炎或牙髓病变未及时治疗引起,需积极干预以避免病情恶化。
1、感染扩散
牙龈瘘管是牙根尖感染形成的脓液排出通道,长期存在可能导致细菌向周围扩散。感染可蔓延至颌骨引发颌骨骨髓炎,或侵入邻近间隙如颊间隙、舌下间隙,造成局部肿胀、疼痛加剧,甚至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如发热。
2、邻牙受累
持续存在的瘘管可能波及邻近健康牙齿。感染可沿牙周膜扩散至邻牙牙根,导致邻牙牙髓坏死、根尖周炎,严重时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影响整体咬合功能。
3、骨质破坏
慢性炎症会持续侵蚀颌骨组织。破骨细胞活性增强会导致牙槽骨吸收,X线检查可见根尖区阴影扩大。骨质破坏可能造成患牙支持力下降,增加牙齿脱落风险,同时影响后续种植修复等治疗。
4、全身并发症
长期存在的感染灶可能成为菌血症来源。细菌及其毒素可通过血液循环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加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尤为危险。
5、局部组织增生
瘘管长期刺激可导致病理性组织改变。局部黏膜可能出现增生性肉芽肿,严重时可能发展为根尖周囊肿,表现为牙龈包块。这些病变可能影响咀嚼功能,造成面部不对称,增加治疗复杂度。
出现牙龈瘘管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通过根管治疗、牙周手术等方式清除感染源。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牙科检查,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牙齿及颌骨损伤,增加治疗难度和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