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股骨长度指的是什么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股骨长度通常指股骨(大腿骨)从近端到远端的直线距离,主要用于评估胎儿发育或成人骨骼健康。在产科和骨科领域,股骨长度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场景。

1、产科评估胎儿生长

在孕期超声检查中,胎儿股骨长度是评估胎儿发育的重要生物标志物。通过测量股骨远端骨骺到近端骨骺的距离,结合双顶径、头围等数据,可估算胎儿孕周和体重。孕中期正常股骨长度随孕周增长呈现规律性变化,若明显偏离正常范围需警惕骨骼发育异常。

2、骨科疾病诊断

成人股骨长度测量多采用X线或CT三维重建技术,主要用于评估下肢不等长、骨折复位效果及关节置换术前规划。正常成人股骨长度约40-50厘米,双侧差异超过2厘米可能引发步态异常。对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骨折畸形愈合等疾病,精确测量股骨长度差异是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3、测量方法及误差控制

超声测量需在胎儿股骨长轴切面显示完整骨干,避开骨骺软骨部分;X线测量要求包括髋关节和膝关节,以消除投影误差。两种方法的测量误差通常在±3毫米内,但胎儿体位、母体腹壁厚度等因素可能影响超声测量的准确性。

定期产检时关注胎儿股骨生长曲线有助于早期发现发育异常。若发现股骨长度明显偏短或生长迟缓,建议结合其他检查排除染色体异常或骨骼系统疾病。成人出现下肢不等长或步态异常时,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股骨长度差异程度。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