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肉芽肿性炎是一种以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的淋巴结炎症性疾病,可能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异物反应以及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
1、感染
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能引发淋巴结肉芽肿性炎。例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导致结核性淋巴结炎,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患者常伴有低热、盗汗等症状,需通过抗结核治疗如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控制病情。
2、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节病是典型代表,表现为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此病可累及多器官系统,除淋巴结肿大外还可出现皮肤红斑、肺纤维化等症状。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需监测肝肾功能变化。
3、异物反应
外科手术缝线、硅胶假体等异物植入后,机体免疫系统可能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形成异物性肉芽肿。此类病变通常需要手术清除异物,并辅以抗炎药物如布洛芬缓解局部炎症反应。
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局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发热、乏力等。诊断需结合病史、超声或CT影像学检查,最终依靠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日常应注意观察淋巴结变化,避免擅自挤压或热敷肿大淋巴结。若出现持续发热或淋巴结快速增大,应及时到血液科或感染科就诊,接受规范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