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根疗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法,主要用于治疗某些顽固性疾病。其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或患处,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操作时需由专业医师进行,避免自行处理。
1、原理
截根疗法基于中医经络理论,认为通过刺激特定部位可以疏通经络、祛除病邪。具体操作时,医师会选取与病灶相关的穴位或反应点,如背部夹脊穴等,通过点刺或挑治手法切断皮下纤维组织,排出瘀血或病理物质,从而调整机体功能。
2、操作步骤
治疗前需对皮肤消毒,使用三棱针或专用针具在选定部位快速点刺。操作深度约2-3毫米,以挑断白色纤维样组织为度。随后在创口处拔罐5-10分钟,帮助排出黄白色黏液或暗红色血液。术后需覆盖无菌敷料,保持创面清洁。
3、适应症
该疗法主要用于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顽固性皮肤病等疾病。对于颈肩腰腿痛等痛症,可通过刺激相应穴位缓解局部肌肉痉挛。部分案例显示对甲状腺结节、慢性咽炎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效果。
4、注意事项
操作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及孕妇不宜进行。治疗间隔通常为7-10天,需根据个体反应调整疗程。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一般2-3天可自行消退。
截根疗法属于创伤性操作,存在一定感染风险。建议选择正规中医医疗机构就诊,治疗前需完善凝血功能等检查。若治疗后出现持续发热或创面渗液,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