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般可在6个月左右开始尝试添加水果作为辅食。随着消化系统逐渐发育,可以逐步引入不同种类和质地的水果,但需注意遵循由单一到多样、由细到粗的原则。具体添加时间和方式需根据宝宝个体情况调整。
1、6个月左右:
此时宝宝刚开始接触辅食,建议优先选择易消化且致敏性低的水果,如苹果泥、香蕉泥等。水果需蒸熟或煮熟后制成细腻的泥状,每日添加量控制在10-15克,观察3-5天无过敏反应后再尝试新种类。初次添加应避开芒果、菠萝等易致敏水果。
2、7-8个月:
随着吞咽能力增强,可尝试质地稍粗的果茸或软烂的水果块,如熟透的梨、桃子等。此时可引入混合果泥,如苹果胡萝卜泥,但需确保每种成分已单独试吃过且无不良反应。每日水果摄入量可增至30-50克,分2次喂养。
3、8个月后:
具备一定咀嚼能力时,可提供手指食物如香蕉条、牛油果片等软质水果。可尝试草莓、蓝莓等浆果类,但需切碎防止呛噎。此阶段每日水果总量约50-80克,建议与其他辅食搭配食用,注意保持饮食均衡。
添加水果时需彻底清洗去皮,避免蜂蜜浸泡或加糖。若出现皮疹、腹泻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就医。建议在上午添加新种类水果以便观察反应,每次引入新品种需间隔3天以上。对于早产儿或过敏体质宝宝,建议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调整添加时间和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