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通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性生活、寒凉食物、饮酒、盆浴等,以降低不适和感染风险。经期女性身体较为敏感,需注重科学调理。
1、剧烈运动
经期进行高强度运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增强,导致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建议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避免跑跳、负重等增加腹压的运动,以免加重盆腔充血或诱发痛经。
2、性生活
经期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性生活易将病原体带入宫腔,增加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感染风险。同时可能引起经血逆流,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概率,建议月经完全结束后再恢复性生活。
3、寒凉食物
冰淇淋、冷饮等低温食物可能刺激血管收缩,影响子宫血液循环,加重痛经症状。西瓜、螃蟹等寒性食物可能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腹泻等消化道不适,但个体差异较大,若既往食用无不适者可适量摄入。
4、饮酒
酒精会扩张血管,可能增加经血量,同时影响凝血功能。经期肝脏代谢能力下降,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且可能加剧经期头痛、情绪波动等症状。
5、盆浴
坐浴时污水可能通过阴道进入生殖道,增加感染几率。建议选择淋浴清洁,注意水温控制在40℃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身体,清洗后及时擦干会阴部。
经期应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用品并及时更换,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若出现严重痛经、经量异常(超过80ml或持续超过7天)或发热等感染症状,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检查。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可适量增加高铁、高蛋白食物摄入帮助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