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疼痛、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发热寒战以及乏力厌食等。具体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1、局部疼痛
骨髓炎早期因炎症刺激和骨髓腔内压力升高,患者常感到病变部位持续性或搏动性疼痛,按压时疼痛可能加剧。这种疼痛可能在夜间或活动后更为明显。
2、红肿热痛
受感染部位由于炎症反应会出现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时可感受到局部温度升高。随着病情进展,红肿范围可能逐渐扩大,形成脓肿。
3、活动受限
当病变累及关节或骨骼承重部位时,患者会因疼痛和炎症导致肢体活动障碍。儿童可能出现跛行,上肢病变者可能表现为抓握困难。
4、发热寒战
细菌感染引发的全身性反应常导致体温升高,可达38.5℃以上,伴随寒战、出汗等症状。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等非特异性表现。
5、乏力厌食
全身中毒症状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疲倦感、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严重感染者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骨科就诊,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明确诊断。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避免发展为慢性骨髓炎或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和患肢制动。